『被討厭的勇氣』II (阿德勒心裡學)

『被討厭的勇氣』II (阿德勒心理學) 已完

1. 阿德勒強調「社會意識」,即「用他人的眼睛去看,用他人的耳朵去聽,用他人的心去感受。運用同理心的小技巧,對「他人在意的事」寄予關注。

2. 脫序行為心理分析分為五階段:
一般人有「尋求稱讚」、「引起注意」、「權力鬥爭」、「復仇」、「證明自己無能」這五個階段。

3.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,也是說明「所有的幸福皆是人際關係的幸福」,也就與多數宗教所說的「人生的目的皆是要脫離痛苦、煩惱,而得到幸福、快樂」相呼應。

4. 溝通的最後手段是暴力,生氣暴力與責罵相同,「憤怒,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緒反應。」因此,我們不要執著他人的行為,無法改變的事物上,而該著眼於自己,直視眼前可以改變的部分。

5. 當人們開始訴苦、抱怨,往往離不開「可惡的他 」 以及「可憐的我」,聽的人應該要做的是"只要傾聽就好" ,因為重點在於「今後該怎麼辦」。

6. 教育分為「工作」及「交友」,社會上因為人的智慧產生「分工」的概念,分工又與能力有關,一般來說反倒是「想和這個人一起工作嗎?」這樣的想法更重要,因為不這樣的話,互助合作會變的困難。

7.「想和這個人一起工作嗎?」想法的關鍵在「當這個人遇上困難時,我想幫助他嗎?」,也就取決於那個人誠實坦率的程度,及對於工作的態度而定。

8.凡給予的,就得著
因為給予,才會得到。等待,"人家給你"會變成心靈乞丐,這是延續著「工作」和「交友」,另一個考量人際關係時,非常重要的關點。(施比受更有福)

9. 選擇愛的人生
人際關係一切的重要都歸納到「愛」,沒有比愛更嚴苛艱難、更挑戰勇氣的課題了。「愛」不是追求利己的「我的幸福」,也不是期許利他的「你的幸福」,
而是構築不可分的「我們的幸福」。(耶穌的愛)

10. 「人生的主詞」會改變
自出生以來,我們一直都是用「我」的眼睛去看 ,用「我」的耳朵去聽,甚至一直追求「我」的幸福 ,但是當認識真正的「愛」的時候,人生的主詞「我」會變成「我們」。

11.所謂自立,就是「擺脫自我為中心」
人是可以改變的。可以改變生活型態、世界觀及人生觀; 而愛,是將人生的主詞「我」變成「我們」。我們藉著「愛」,從「我」之中解放出來,完成自立,真正的接納世界。(破除對自我的執著)

Share this page